人民币收藏交易网
  •  燕赵收藏网 
  •  人民币收藏 
  • 人民币收藏商城
  • 人民币收藏资讯
  • 错版钱币收藏网
  • 错版钱币交易平台
  • 珍品错体币交易平台
  • 错版人民币收藏网
  •  
    钱币交易平台
     钱币商城   珍品钱币交易平台   自主错体币交易平台   珍品错体币交易平台   错版钱币交易平台

    金银币鉴赏之“中秋节”银币

    现代钱币收藏网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古老而又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既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秋季(农历七、八、九三个月)八月居中,而八月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中秋节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和吃月饼,一些地方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欢度佳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成为千古绝唱。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稷,逐渐演变成了节日,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另一种说法是农历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各地的农家都要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以示庆贺。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至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南宋人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宋代文豪苏轼,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还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关,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有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

       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已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记载“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每逢中秋,圆月东升,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秋高气爽,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圆,吃团圆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与象征团圆的时令瓜果等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尽享天伦之乐。中秋节吃月饼的记载,始见于南宋周密所写的《武林旧事》,在卷六中提到蒸食的糕饼中有“月饼”,但是否就是中秋专用的节物,则不得而知。月饼明确地作为中秋节专用之物,并被赋予“团圆、和美”意蕴是在元代以后,“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明宫史》载,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开始,“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  如今月饼的制作越加精细考究,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形式和风味,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堆宝塔、晋江的烧塔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少数民族还有“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尽管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不同,但都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已成为全球华人精神、亲情的纽带。正因为中秋节在世界华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在2006年6月2号国务院国发〔2006〕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中秋节榜上有名,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序号为453,编号Ⅸ—5,使中秋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得到确认。

       而早在2001年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在新世纪第一个中秋节到来之际,特发行了一枚中国民俗系列(中秋节)纪念银币——《花好月圆》。该纪念银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盎司,成色99.9%;形状为圆形,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发行量40000枚。由上海造币厂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中秋节纪念银币的正面图案内圆以传说中的广寒宫与桂花树为主景,配以飘动的祥云,使整个币面体现出仙境般的美感;外圈上注国名下标年号。币面以浮雕雕刻手法将广寒宫的建筑精雕细刻在微凸的球面上,轻盈飘渺的云纹围绕其间,对广寒宫建筑的屋檐、门窗、栏杆、台阶等赋予不同的色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广寒宫的结构以及立体感和纵深感,再配以立体感极强的桂树,精妙绝伦;并对球面作喷砂处理,云纹稍稍做亮,在平底镜面的衬托下与广寒宫融为一体,整个画面尤如一轮碧空皓月。

       背面图案以一轮圆月与牡丹、月季和菊花组成,并标“花好月圆”字样及面额。币面正上方圆月的雕刻采用了国际上较先进的具有防伪功能的隐形雕刻造币新技术:静止的看,没有图案;一旦左右晃动,就可看到“卧兔”和“奔兔”两个图案,左右连续不断晃动时,则兔子仿佛“动”了起来,呈奔跑状,另人称奇。隐雕造币新技术不但增强了币面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更具有极高的防伪性。还有花朵的制作立体感极强,轮廓清晰、形象逼真,花瓣自然生动,花叶错落有致。三朵花和谐统一,浑然一体;所有的花叶都采用喷砂后再用镜面线将花卉轮廓和叶筋细细勾勒,精致异常,栩栩如生。

       中秋节纪念银币设计精美,工艺独特,做工考究,令人爱不释手;设计主题“花好月圆”脍炙人口:国人一直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所以认同度很高。据说中秋节银币在当年发行之初就因题材好、制作精,被工商银行购去2万枚,当作福利发给了内部职工,真佩服当事人独到的审美眼光。该币自发行以来价格也一直呈稳健上涨态势,目前已从上市之初的300多元涨至千元以上。而在这上涨过程中,币市却经历了2003年开始的深幅调整,很多币品价格被腰斩。至今年初,币市才开始复苏,近期却又因国际金银价大幅回落而出现回调,但该币价格依然坚挺,欲觅者一币难求,足见其受众广、沉淀性好,是一枚难得的佳币。

               “中秋”佳币,无论何时,一币在手,细细品味,不是中秋,胜似中秋。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人民币收藏 |